流民骤增,不知纲纪,民众或以干草雁粪充饥。[2]
建元帝大怒,将奏折甩在含元殿汉白玉地砖上,勃然大怒道:九洲河堤年年加固,何至水患?定时那刘泉霖危言耸听。
他在惠州的瑶光观修到一半,现在告诉他流经惠山山脚下的涣河溃堤,山洪爆发,瑶光观的修建进度岂不是也要延后,他能高兴得起来么?
望京突降暴雨,离益州数百里都有所波及,想来益州的情形也有几分真。李阁老出列,严肃道,且益州九州河堤决堤并非首次,礼宗、仁宗时都曾有先例,若是不及时处理疏导水患归流,只怕其患无穷。
为今之计,只有派钦差大臣率领役夫协助益州太守引水患归江,重建九州河堤。
臣附议!
臣附议。数名老臣纷纷出列道,这是最稳妥也是钦朝面对水患最常见的处理方式。
四皇子眼皮微微一挑,惠山山脚下的涣河是清河下游的一个分支,现在清河被冲垮将益州良田尽数淹没倒也无碍,但若是依李阁老之言,让清河归流,涣河必溢,为了修建瑶光观,惠山山巅被削平了大半,上个月母妃父亲就往望京送了消息,提及惠山山势不稳,地动数次,不得不削减工匠,缓缓图之。
若是涣河河水疾涨,只怕惠山要倾倒了。
父皇,益州水患由来已久,想必益州对如何处置自有章程,益州太守为民心切,这才忧急了些。四皇子出列道,儿臣愿意亲自前往,查明情况。
建元帝心念一动,暗道顾昇前去,就不必担心瑶光观的事情了,也能看看益州太守是否虚报危言耸听。
督察院御史道:四皇子从未代天子巡视,恐有不妥之处。
既如此,那朕就再派几人与四皇子同往,不知哪位愿往?建元帝威严问道。
处理水患的一般都是皇帝倚仗重臣,此言一出朝廷议论纷纷,建元帝最厌烦动用国库的事,益州水患处理不当必受拖累,但置之不理水患后还有饥荒和瘟疫,望京也会受到牵连。
朝臣忌惮,不敢接下这烫手山芋,建元帝又问了一次,御史大夫李允文和枢密使吕居正才出列应下,建元帝颔首又点了明威将军携三千军队护卫,授予四皇子调拨益州粮仓之权,即刻前往益州巡视水患。
第23章 当时明月在
阳光缓缓透过飘渺的云层, 悄然移到卧房中线,明媚阳光里细微的灰尘在半空中闪烁着柔和的边缘,拔步床边温柔披上了一层浅金色薄纱。
顾昭沉在阳光里, 半倚着枕屏, 一动不动的仅用视线勾勒着枕边人沉睡时平静姣好的容貌。
容从锦眼睫纤长鼻梁挺拔, 唇不点而朱, 肌肤宛若清雪,这样的相貌在他身上不会显得过于艳丽,反而中和了他偏冷淡的气质, 昳丽无双。
王妃平时也很好,留意到他的视线时也会对他笑, 不过王妃不经意打量别人时的眼光总让他想起东宫里的太子兄长, 冷然而锋利, 难免心有戚戚觉得屁股痛。王妃睡着时就少了一丝侵略性, 变得恬静温和,让他想起莹润无暇的玉器, 觉得心里像是有一条暖融融的小溪在阳光下轻轻的蜿蜒流淌。
顾昭忍不住翘起唇角, 静静看了他半晌, 试探着伸出手指, 在王妃唇瓣上轻按了一下。丰盈唇瓣像是花瓣似的柔软带着柔顺丝绸的触感,温润饱满, 吻起来时仿佛触碰到了覆雪枝梢下轻盈梅瓣携着疏冷的清香, 再用力些, 他会发出细微的喘息…
王妃也好好亲, 难怪大婚时王妃对他说洞房花烛是人生乐事,已经成了婚的四哥每次谈到男女之事也总是带着得意,顾昭恍然大悟, 又有些郁闷,这么好的事为什么没人早告诉他!
王爷怎么不多歇息一会儿?容从锦半阂着眼眸,声音中略带慵懒。
本王已经睡好了。顾昭说着,却和衣重新躺到王妃身边,指尖悄然握住了王妃修长的手指,从锦你睡吧。
容从锦自然翻身,半倚在顾昭怀里,在他臂膀上轻蹭了一下回握住他的手:王爷陪着臣…
新婚入门的双儿都要向婆母立规矩,卯时就要站到院子里等着吩咐,婆母用膳时站在一旁布菜,更有拜宗祠等事,钟鸣鼎食之家尚且得立一两个月的规矩,才逐渐松懈下来,再体健的也得瘦一圈。